中藥重金屬中毒新聞事件說明
近日台中市前議長一家人因長期服用某中醫診所所提供的自費研磨中藥,導致一家四口鉛中毒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其中,其所交付吃剩的藥包中,被檢出汞和鉛含量皆超標。
其實,衛生署早在民國93 年2 月1 日便明列杜仲、枇杷葉、肉桂、桂枝、桂皮、白芨、五加皮等七種中藥材需進行重金屬鎘、鉛、汞之檢測,規定其限量標準為鎘(Cd) 2 ppm 以下、鉛(Pb) 30 ppm 以下、汞(Hg) 2 ppm 以下,並於民國94 年5 月1 日起明令禁止使用含有硃砂成份之中藥製劑。然而,近幾年來,違法摻有重金屬的中藥粉並未在市面上消失,有鑑於此,為了避免民眾對中醫中藥的信賴感降低並保障其用藥安全,身為中醫師的我們,尤須掌握重金屬中毒之相關知識。
一般來說,重金屬分佈環境之中,是自然存在的元素,會通過水、食物、空氣進入人體,當超過一定濃度時會對人體造成危害,本文將站在中醫的角度上,探討近年最常見的鉛汞中毒問題︓
1. 鉛中毒、汞中毒的臨床診斷標準︓
一般來說,汞中毒或鉛中毒的臨床診斷應根據其臨床表徵、病史評估、實驗室檢查及鑑別診斷,來判定其因果關係後方能確診,其中,實驗室檢查中又以生物檢測的結果尤為重要。
鉛中毒的生物檢測為血清中鉛的濃度大於每百毫升40 μg,或二〸四小時尿液含鉛總量大於每百毫升80 μg。
一般正常人的血汞平均值小於1. 0 mg/dl,雖然血汞的允許上限尚未確立,但一般認為血汞超過10 mg/dl,就需長期檢查健康狀況︔另外,雖然尿汞不能當做體內汞量的指標,也不能反應當天汞暴露的劑量,但尿汞仍可做為高危險族群是否已達"暴露"的指標,一般正常人的尿汞平均值小於10mg/L,雖然尿汞的允許上限尚未確立,但一般建議不能超過0.05 mg/gcreatinine。
既然汞中毒或鉛中毒的臨床診斷需根據其臨床表徵作判斷,那麼究竟鉛汞中毒的臨床表現為何呢︖
一般來說,重金屬最常從呼吸道和腸胃道進入人體,急性中毒時,食入重金屬對腸胃道的傷害尤為明顯,病人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且嘴巴有明顯金屬味,若是吸入肺中造成的重金屬中毒,則可出現壞死性支氣管炎、肺炎、肺水腫或氣胸︔接下來,重金屬在血液和骨骼中的半衰期較長(鉛在血中半衰期約 20 天,在骨骼中半衰期約 20 年︔有機汞在進入人體4 天後散佈全身,半衰期約50~70 天),且可穿過血腦屏障進入中樞神經系統,因此,慢性重金屬中毒除了腸胃道症狀外,對中樞神經和造血系統的侵犯尤為明顯,臨床上常見病人有不明原因的痙攣、昏迷、失眠、幻覺、運動失調、貧血、體重減輕、骨頭痛等症狀。
成人鉛中毒多以慢性為主,常見症狀包括牙齦表面出現「鉛線」、口腔內有金屬味、腸胃道脹痛或絞痛、貧血、神經系統障礙(失眠、幻覺、神經錯亂或痙攣、小兒會出現智力障礙)及肝臟損傷。慢性汞中毒則多表現為牙齒脫落、牙齦藍線、腸胃道症狀(腹瀉、食慾差、體重減輕)、神經系統症狀(震顫、流涎、四肢疼痛麻木、焦慮、頭痛、智力受損、失眠、易怒、幻覺)及腎臟損傷。
2. 什麼狀況下最常引起鉛汞中毒︖
台灣早期的鉛汞中毒以職業暴露為多(例如︓塑膠製造業的安定劑含鉛、電鍍作業含汞),而現在多以吃到來路不明的粉末或草藥較為常見。值得注意的是,嬰幼兒舔食含鉛漆料的玩具,或以手觸摸後再吸允手指,也是另一個鉛中毒的成因︕
3. 為何某些藥材會有較高的重金屬含量︖
(1) 藥材的生長環境受到污染,例如︓土壤和水源受到重金屬污染,或種植過程中不當使用農藥和化肥。
(2) 植物富集作用︓部分植物會主動吸收土壤中特定的重金屬。
(3) 藥材在加工過程中受到污染︓炮製過程中使用會釋出重金屬的容器或含重金屬的輔料。
(4) 使用礦物類中藥,例如︓硃砂(HgS)、雄黃(As2S2)。其中,在台灣,近幾年常看到的鉛汞中毒源於明朝邵道人留傳下來的五寶散加味(或民間流傳的驗方 - 八寶散,又稱作小兒萬病回春丹),當中的靈魂藥物 -硃砂 - 因含硫化汞,已於民國94 年被禁止使用,但在坊間許多來路不明的粉末或草藥仍可看到。另外,許多有錢人會買安宮牛黃丸、牛黃清心丸、紫雪丹、至寶丹及朱砂安神丸等名貴中成藥服用,其中亦含有朱砂成分,長期服用容易造成慢性汞中毒。然而,歷代的八寶散或上述名貴方劑並無含鉛物質,但由於朱砂的用量極大、來源稀少,因此,某些中藥店為了節省成本,會以另一種礦物藥 - 黃丹作替代,而黃丹就是鉛丹(Pb3O4), 這也是為何含硃砂的中藥方會造成鉛中毒的原因之一。
4. 臨床中醫師在處方上如何將重金屬的使用減至最低︓
(1) 盡量不要使用礦物性藥材,例如︓硃砂(HgS)、雄黃(As2S2)。
(2) 盡量不要直接將藥材磨粉服用︓某些貴重藥材(例如︓琥珀、珍珠)易受含鉛廢液的污染、或冬蟲含細鉛條接斷蟲體,而這些藥材通常會直接打粉後服用,重金屬物質便因此直接進入人體。
(3) 煎藥前應先以清水沖洗藥材,以去除附於表面含有的重金屬污染物的泥沙。
(4) 使用陶瓷器具煎藥︓金屬器具較易與藥材內的成分發生化學反應而釋出金屬離子,故煎藥時應使用性質較穩定的陶瓷器具。
(5) 只喝藥水不吃藥渣︓藥材的有效成分在適當煎煮後已溶入藥湯中。研究顯示,即使所用藥材曾受重金屬污染,經煎煮後大部分的重金屬仍然會保留於藥渣中,因此,應衛教民眾只喝藥水,不吃藥渣。
(6) 科學中藥很安全︓科學中藥粉在製作過程中,會先煮過而取藥汁再做成藥粉,而非直接將藥材磨粉,而且經過政府檢驗,因此,使用上很安全。
(7) 不要為了節省成本,使用廉價的藥材,因為不合格率會相對升高。醫療院所也可定期抽驗檢查院所使用藥材,從後端把關用藥安全。
參考文獻︓
1. 衛生福利部中醫藥司網站:
https://www.mohw.gov.tw/cp-2649-20039-1.html
2. 全德衛教網站(蔡運寧醫師撰寫)︓
http://chanderclinic.com/chinese/03_blog/02_detail.php?did=5&pid=186
http://www.chanderclinic.com/chinese/03_blog/02_detail.php?fid=2&apid=4&pid=180
3. 許鴻源,鉛丹與密陀僧,鑛物性中藥之研究,1975,53-56。
4. 香港衛生署中醫藥規管網站︓
https://www.cmro.gov.hk/html/b5/health_info/pamphlet/Herbal_Medicines_and_Heavy_Metals.html
5. 職業性汞中毒認定參考指引(105 年羅錦泉醫師編修)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803004728-260405?chdtv
照片引用自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803004728-260405?chdtv
其他相關訊息
-
Feb,192021 -學會公告
民眾對臺灣清冠一號的疑問說明
-
Sep,252020 -學會公告
以醫帶藥 中醫藥國家隊卓然成軍
-
Aug,042020 -學會公告
【TVBS採訪】中醫介入"新冠肺炎"